电视直播
电视点播
广播直播
新媒体矩阵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滋养 书写乡村振兴的《橘颂》新篇
2022-01-14 16:54:58来源:农民日报责编:郭晓晖
分享到: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中央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践行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有利于进一步凝聚砥砺前行的正能量、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九章·橘颂》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传世名篇,虽只有一百余言,但其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却穿越时空,给予我们深刻的思想启迪和持久的奋进动力。当前,我们正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和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打好乡村振兴这场持久战,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滋养,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日用而不觉的精神提振。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涵养《九章·橘颂》所彰显的品格追求,强化使命担当,与老百姓共同奋斗,乡村振兴的秀美画卷将会徐徐铺展开来。

始终厚植“心底无私天地宽”的为民情怀。“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赞美橘树身固其根,难以迁徙,心胸开阔,其无私的品行,可以与天地相比。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用生命谱写脱贫攻坚青春之歌的黄文秀,在悬崖峭壁上用7年时间凿出8公里“绝壁天路”、带领老百姓走上致富路的“当代愚公”毛相林……他们“秉德无私”,将大爱播撒乡间,托举起老百姓美好的明天。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以百姓心为心的理念,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亲人,把老百姓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经常性走进老百姓家中,聊一聊家长里短,听一听急难愁盼,既关心老百姓物质上是否充裕,也关心老百姓精神上是否富足,通过实打实的行动赢得老百姓的信任,让自己真正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心上人”。

始终葆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坚守。“深固难徙,更壹志兮”所表达的是橘树执着专一的志向。从20世纪60年代起,“中国柑橘之父”——华中农业大学教授章文才走进屈原故里秭归县的大山深处,致力于秭归柑橘产业的发展;到今天章文才教授的学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带领专家团队接续致力于秭归脐橙的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和品牌打造,为了秭归脐橙产业的发展和秭归老百姓的幸福生活,华中农业大学柑橘团队近60年的秭归脐橙之缘从未间断,在秭归大地一直传唱着一个团队支撑一个产业的动人故事。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乡村人才,还是繁荣乡村文化、推进乡村环境整治,抑或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治理,都有不少任务需要绵绵发力才能做实,都有不少难题需要久久为功才能破解。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应涵养对乡村沃野浓浓的深情,将执着坚守写入心田、融入事业;明确奋斗目标,带领老百姓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干,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始终保持“一片冰心在玉壶”的修身自好。“闭心自慎,不终失过兮。”屈原告诫后人要保持清心谨慎自重,便不会有什么过失。“时代楷模”黄大发曾经这样说:“我修‘天渠’的时候,给自己最低的要求就是记清每一笔账,公家的财产分文不取。”为了不占公家半碗水泥的便宜,黄大发厉声喝止妻子。基层工作与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应注重自我修炼、自我净化,夜深人静时,面对璀璨星空,经常问一问自己的内心是否依然纯净?与身边典型对标,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在严于律己上存在差距?面对各种利诱,经常问一问自己是否都理直气壮地说“不”?主动接受老百姓的监督,主动听取老百姓的批评意见,让老百姓做自己的“保健医生”。只有自身腰杆直、行得正,一碗水才能端得平,为老百姓办事才更有底气,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项难点任务才更硬气。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在秭归,数十万亩的秭归脐橙已经成为老百姓致富的“黄金果”,广大党员干部正带领老百姓续写着新的《橘颂》故事。使命在肩,惟有奋斗。坚持人民至上,不忘为民初心,与老百姓始终干在一起,投身乡村振兴一线的党员干部一定能够以汗水为墨、以实干为笔,书写乡村振兴的《橘颂》新篇。

作者:徐本禹(湖北省宜昌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