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
电视点播
广播直播
新媒体矩阵
在诗性的空间舞蹈——我市著名油画大家杨明清采访录
2018-08-03 16:40:17来源: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责编:李之晓
分享到:

近日,本刊记者对我市著名油画家杨明清先生进行了专访,他表示自己的艺术创作,就是在诗性的空间舞蹈,用最简单最性感的舞步,表达人类最深沉最睿智的情感和思考。现将采访记录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记者:您最早是怎么选择走上艺术这条道路的呢?

杨明清:对绘画的兴趣是从小学开始的。我出生在武汉,小学至高中都在武汉市读书。当时就读湖北艺术学院(现在的湖北美术学院)的一个工农兵大学生,是我舅舅的高中同学,常到家里来画油画肖像写生,受其影响,使我从小对油画就有特别的喜爱。于是就常画点素描让他指教,舅舅也很支持我学画画。中学时期,遇上了我的恩师冯今松老师夫妇,她们给予我不仅是绘画的技巧,而是我从她们身上感受到的虔诚、和蔼以及做人的品行和修养,使我享用终身。就在我知青下乡后,他们还专门托人送我国外素描画册,让我终身难忘。从此,我便与画画结缘,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记者:您做艺术这么多年,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就,最感谢的人是谁呢?

杨明清:从事艺术几十年,我要感谢的人很多。比如带入我进入艺术创作的恩师、单位的领导和同事、身边的朋友等等,但最要感谢的是我的家人支持和理解,使我全身心的投入艺术研究和创作,让我的兴趣伴随至今。

记者: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遗憾的事是什么?

杨明清:最高兴的事是我安静的呆在画室里,最遗憾的事是由于大量的时间投入了绘画,陪家人的时间少了些。

记者:您作品的题材、技法都较为独特,您是如何看待自己艺术的风格和特点的?想在作品中展现什么样的情感呢?

杨明清:一个画家作品题材的选择和风格的形成,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孵化过程,也是一个画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不断发现和挖掘的结果。我的油画代表作品《空间》、《巢》、《对话•融合》和《梦园•林语》等系列,也是经过了十个年头的创作实践和演变而成,是一步一步的不断探索中逐步发展而来,并且,还在不断的调整和挖掘中。这个系列的作品主要想表达的,还是对当今生存环境的思考和人与自然的关系。

记者:绘画中有热情的红,生机的绿,平静的蓝。但是我在您的作品中曾经看到一些黑白的作品,像是《空间》系列,《梦园林语》系列等。

您为什么要选择用这样的手法呢?

杨明清:在我的这些系列作品中,之所以选择了以黑白极色为表现手段, 是因为,在我看来,最简单和直接的表达是最有效的,因此,我尽可能用单纯的色彩和简洁的构图来组织画面,表达我的感悟和体验,使作品既具有西方的构成形式,又具有东方的文人精神。至于画种的界定并不重要,是不是所谓的正宗油画(按西方的油画模式)不重要,只是材料的应用而已,都是为画面的情感表达服务,因此,我放弃了一些绘画的笔触和机理,采用了大面积的平涂,强化了作品的构成意识。

记者:您在这些画中又是想传递什么呢?

杨明清:无论是《空间》系列、《巢》系列到后来的《对话•融合》和《梦园•林语》系列,我只是把现实的场景转换成了我的思考和关注:在《空间》系列中,更多的是表达人们的精神空间;在《巢》系列中,更多的是表达人与自然关系;在《对话•融合》系列中,更多的是表达东西方、传统与现代、新与旧的混搭与融合;在《梦园•林语》系列中,更多的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对现代文化的追问,当然,这些都是创作的动机,而作品是否有所体现,要看观者的体验。其实,作品画完了,“说什么”已经不重要,作品本身就是最好的诠释。

记者:听说您最近到神农架大九湖进行了写生,您觉得这段旅程的收获是什么呢?

杨明清:外出采风写生对于我来说,一是“充电”,发现和收集创作素材;二是用画笔直接与自然对话,保持绘画的冲动性;三是旅行放松心境,为游玩找个理由。

这次到神农架大九湖,最大的收获是,感受到了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美丽和纯净环境,体会到了人对大自然要有敬畏之心,保护我们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记者:您下一步在艺术创作上有什么样的展望呢?

杨明清: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上,我将延续以前的创作风格,不断的完善和提升作品内在品质,开拓新思路,谛听历史,关注当下,思考未来,做一名中国美术空间的优秀舞者,争取跳出风格,跳出体系,跳出境界,跳出影响,哈哈哈哈。

记者:您有什么喜欢的话,或者座右铭吗?

杨明清:我是一个欲望不高的人,也很容易满足。一定要让我说最喜欢的话就“顺其自然”吧!(本刊记者  龙三峡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w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