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播
电视点播
广播直播
新媒体矩阵
大山大水成就“杜大江” ——周韶华得意弟子杜大江艺术探微
2018-04-12 14:54:01来源:宜昌三峡广播电视台责编:李之晓
分享到:

“杜大江出生在长江三峡,他的家乡到处都是山,山水对他的耳濡目染,他可以不假思索地进入画面,生活对他来说有很大的熏陶,所以他的山水画起来非常地熟练,画得也很有气势。他这些年有一部分是重彩,另外就是用水墨来画黄河,画得也很不错。总之杜大江还是很有潜力的。”

                                           ——周韶华

2011年9月8日,“楚风鲁韵”杜大江西部山水画画展在山东省威海市博物馆隆重举行,当代著名国画大师、艺术巨匠,已届耄耋之年的周韶华先生专程从湖北省武汉市赶到威海观看了其展出作品,并欣然接受威海电视台记者专访,在采访中,对其得意弟子杜大江给予了以上高度评价。

至圣先师孔子在其被誉为“治天下之书”——《论语》中有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国源远流长的“山水文化”,因具有时空层面上的民族情结和独特审美,长期以来,几乎与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风水文化”水乳交织、密不可分。上至魏晋堪舆大家,近至明清风水大师,均普遍形成风水学重要共识:山管人丁水管财。这就是中国山水画除了寄情、表意、修性、悦目、养心之外,具有长久旺盛生命力的奥妙原因。通常世俗的最大愿望就是“人、财”两旺。山水画的这种表意功能,就是人们实现这一美好愿望的重要载体和寄托。

如果仅从风水学的层面解读古今山水画的兴盛,也未免不是一个有趣的解读,但追根溯源,其实中国风水发祖于中国的大西北。大量风水古籍揭示,昆仑山为中国风水的圣山祖山,即龙脉发祖于昆仑。谭嗣同选择“去留肝胆两昆仑”,慷慨就义,大概就缘于此。西北山水雄浑寥廓,粗旷而苍茫,绵延无际,彰显着豪迈的血性与风骨,铸就了中华民族稳进图腾的脊梁。

画家杜大江注定与山水有缘。1966年,他出生于湖北秭归——一个山水如画、孕育出中国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地方。他从小就喝着长江水、吹着三峡风长大,因而对山水具有特殊的情愫和感应。18岁那年,怀揣报国梦想的杜大江光荣入伍,开始戍边守疆。边疆的辽阔与苍茫,让第一次走出三峡大山的他大开眼界。在天山脚下,杜大江看到了高入云端的冰川雪峰,看到了浩瀚无垠的戈壁沙漠,看到了烟波浩渺的绿洲和湖泊。与此同时,他开始接触绘画艺术并沉醉其中,开始用画笔呈现自然地理的神奇与瑰丽,壮美的三峡山水和雄奇的西部山川便常常不自觉地流诸笔端。曾经印刻在他脑海中的粗犷与秀美,宁静与喧嚣,高耸与低洼,远古洪荒与盈盈生机……便铺满了一张又一张巨幅画卷,构建出一个斑斓多彩的艺术的山水世界。

在新疆伊犁教育学院打下一定的绘画基础后,1989年,在机缘巧合下,杜大江拜投国画大师周韶华门下,从此脱胎换骨,一发不可收。大师高超的理论学养、对传统国画的高深造诣、对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开放创新的艺术精神,对杜大江产生了深刻影响。他曾说:“先生的艺术思想是我创作的航标灯,指引我做一个文化创新主义者。新世纪的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只有用现代人的眼光,在“古往今来”与“天地人和”中,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塑我毁我,不断超越,继往开来”。” 

边塞五年,杜大江收获了人生重要阶段的颇多馈赠。尤其是在周韶华先生的精心调教下,杜大江终大彻大悟,中国文人画已有的笔墨程式和表达方式,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终究过于自我、过于孱弱单薄,在展现气势磅礴的长江大三峡、奔腾咆哮的黄河、巍峨恢弘的天山及贺兰山时,往往失之羸弱,只能处于失语的境地,更遑论表现一日千里的宏阔时代的雄伟气象。而表现大意境,描绘新时代,展现大格局,探索创新之路,成了杜大江的最新路径和攀越。凭借天赋审美的直觉和岁月捶打,杜大江快速触摸到了绘画艺术的内核。这与当今人们所热衷的寻根之旅似乎异曲同工——当人们沿着艺术长河溯流而上的时候,往往发现,它的源头,正是那原汁原味的莽莽原生态,因为蕴涵了最初的生命因子和文化图腾,使得原生态绘画便拥有了一种至上的艺术魅力。

仔细品味杜大江的作品就会产生这样的体会,那粗犷、雄浑的笔墨都是发自画家的澎湃内心,由于具备在西北多年的军旅生活和真实的写生,画家笔触便洋溢出生长的野性和生命的情欲,而呈现这种原始的朴素蛮荒之美,则有赖于一种艺术发现发掘的智慧。当然,这种发现并非一种简单的直白临摹,于是,他的作品便具有了很强的象征性和隐喻性,因而散发出一种神秘幽古的气息,引人无限遐想。

杜大江笔下的大山、河流、树木、峡谷……原始苍凉,灵动飞扬,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视觉感召。这种强烈的艺术张力,也得力于作者对艺术的深刻感受和精彩演绎。在构图上,他中西并用,随心所欲,线条率意但不失精准,大拙蕴秀,大朴不雕,耐人寻味,足看出其功力是经年苦练而得之;用笔苍劲有力,构架流畅而率真,狂放不羁中释放卓然傲骨。而用色则大胆浮夸,五彩斑斓,丰富至极,给人以强烈的审美冲击力;在意蕴的表现上,含蓄而神秘,令人浮想联翩、顿生敬畏之感;同时他又增加了大量现代艺术元素和装饰技法,因而他的作品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和鉴赏价值。

《黄河金岸图》,是杜大江近年完成的鸿篇巨制,观者无不震撼、惊叹!画卷全长31米,由当代著名国画大师周韶华先生题跋,是杜大江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的上游采风写生,尔后花去近半年的时间精心创作而完成的一幅山水长卷。该长卷艺术性地表现了黄河在宁夏这一段非常精彩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画面意境开阔,气势恢宏,全景式再现了黄河两岸的沸腾生活和全新气象,洋溢着生命的元气和时代的脉动。整幅画作,史诗性再现了广阔的时代场景和自然变迁。

“风云龙吟黄河系列”中的黄河水,在简洁的线条下,其组合看似简单,实际上蕴含着巧妙的智慧。看似晃荡着的根根线条,仿佛一瞬间就幻化成了一河大水,其动势,由小而大,随着氤氲的笔墨,徐徐散开,仿佛黄河之水慢慢从天而降,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在波涛汹涌的黄河上,驾一叶扁舟顺流而下,令人荡气回肠!其内涵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生不息,勇往直前!

杜大江笔下的龙,或云龙或苍龙或火龙,无不灵秀多变,同时极具含蓄之美,或隐身或戏水或吞云吐雾,处处彰显出生命的活力,在动感中爆发出狂野的力量,给人以巨大的艺术震撼和启迪,象征着中华民族的驰而不息与不屈不挠。那奔腾不息、波涛汹涌的黄河,怒涛不绝、时隐时现的黄河巨龙,长吟不息——《大河龙吟图》,其意境之深邃,意蕴之高远,气势之恢弘,让人叹为观止。龙腾大河,气势磅礴,其写意功能蕴化人心,给人注入的是自豪和激励,时刻鞭策提醒着我们,龙的传人当自强不息,奋勇争先,岿然屹立于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杜大江师从美术大家周韶华先生多年,系中国国家画院周韶华工作室职业画家、大师入室弟子。在周老先生的精心雕琢下,杜大江进步神速,多次在全国举办高级画展并荣获大奖,成功当选中国塞上画派艺术研究会副会长,作品被多家顶级艺术机构收藏。杜大江的山水画,在继承国画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了西方油画的技法,十分重视色彩的丰富运用和表现力,画面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被称为中国重彩山水画的中流砥柱。如杜大江笔下的黄河,并没有刻意挥洒水墨,而是根据画面的需要,用重彩展现贺兰岿然、长河不息的深刻文化内涵。杜大江笔下的三峡,更是壁立千仞、崖高万丈,让人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流连忘返。

在大山大水浸淫下的杜大江,其作品中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语言和个人印记,仿佛血管里天生就流淌着大江大水。在屈子故里,他饮惯了“滚滚长江东逝水”,吹惯了峡江两岸三峡风;戍边守疆,他阅尽大山之雄奇,看惯边塞之苍茫;师从巨匠周韶华,深得大师教诲真传,追求雄伟创新的审美意象,使自己的艺术作品彰显大家风范。因此,杜大江的创作内容总是离不开三峡山水和西部山川,而经典画面就是在大尺幅画卷上,天马行空,用大写意大格局,展现大意境大气象,传递大精神大文化,引发大关注大思考。

2011年9月8日,在山东省威海市博物馆举行的“楚风鲁韵”杜大江西部山水画画展上,著名画家周韶华先生在接受威海电视台记者采访时说到:“我想今后杜大江要想成为一个大画家,还是很有潜力的,这是我对他的基本看法。我们中国画现在面临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很多人脱离现实,脱离生活,抄自己,抄古人,抄同代人,创造性非常少,都是在不断地重复,跟我们国家正在崛起,我们在世界上的这种地位是非常不相称的。这不光是一些后起的画家,甚至一些很有声望的画家都在不断地重复自己、重复别人、重复古人,我认为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是我自己感到非常难过的一件事。在艺术创新创造方面,杜大江做的不错,他的基本功很扎实,我期待他有更好的表现!”

国画大师周韶华的理论烛照和精心点拨如海上灯塔,照亮了杜大江心头的迷雾。于是,苍茫之间,一只灵动的画笔悄然拨动黄河的琴弦、擂响了天山的脊背、搅动了大漠的苍寂、拨开了三峡的迷雾、吹响了纤夫的号子、打开了神女的窗弦……于是,我们看到了高山、大河、大漠、大坝的斑斓变奏和时代律动,听到了画家凤凰涅磐般的时代咏叹------

在艺术观念、艺术语言、艺术表达上,杜大江以大师为标杆,就如同找到了罗盘和灯塔,而一旦明确了方向,画家就如同用力拉开弓的箭,矢志不渝,射向光辉的顶点。那巍峨昆仑,苍茫黄河,天山飞雪,云龙旭日、巫峡清秋、两坝一峡……一个个充满创意创新的艺术作品于是喷薄而出;于是,杜大江的作品,开始在大江南北声誉鹊起、洛阳纸贵。

有著名相师断言:“观杜大江相貌,可谓身长八尺,文人武相也。一双秀目,深藏坚毅。而位居中州的鼻子,丰隆挺拔,是为五官贵格之首。纵观大江全貌,可以看出:魁星点斗,文昌入命,必将大器晚成矣。”须要更正的是,深得大山大水之妙的杜大江,早已铸成大器,臻入佳境!(章仕龙)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 手机版wap